祖祖辈辈生活在边远山区的江西省南丰县农民,因为“村村通”广播电视工程、“村村通电”、“村村开通宽带网络”后,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,政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,听广播、看电视、上网成了农民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。
过去由于受山地条件限制,地处深山区的如紫霄镇等部分乡镇供电不到户、广播电视信号不好,通信信号也不好,以致长期以来信息不灵,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。针对这种情况,该县把供电、广播电视、通信信号、无线宽带网络“村村通”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头号工程来抓,全面实施了“村村通”供电、广播电视、通信信号、无线宽带网络工程,目前,该县先后投入数千万元,实现了全县村村户户通电,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,建成农村有线电视光缆600多公里,350多个自然村,农村有线电视用户3万多户农民看上了有线电视。如今在南丰县偏远山区的农民群众,不出家门就能收听收看到27套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。全县广播电视惠及20万元农民群众,覆盖率达到96%以上。白舍镇茶亭村过去电视无信号,买在家中的电视只能作为摆设,广播电视“村村通”工程建设进村后,茶亭村农民足不出户,就能收看到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。在此同时,2006年,在中国移动总公司和县移动公司的支持下,投资一亿余元,启动了农村信息化建设“村村通”工程,建成移动通信基站82座,直放站26座,建成太和、市山等5个信息化示范乡镇,市山镇包坊村等50个信息示范村和107个村信息示范点,建成农村电化教育站点170个,80%的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学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、涉农法律法规和农村实用种植养殖技术。如今,南丰县已实现移动电话无缝隙覆盖、无线宽带覆盖率达98%。
农民通过听广播看电视和上网,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。洽湾镇分管宣传的党委委员罗冬和兴奋地说:“我门镇以前一些边远山村没有电,不通有线电视,大伙买了彩电却没信号无法看电视节目。去年上了有线电视以后,我镇许多村民在最快的时间内知道国际、国内发生的大事和国家的富民政策。同时,有了宽带网络后,农民在网上能及时了解到各类致富信息,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。上店村农民从中央七套看到外地农民靠养菜鸭发家致富的信息后,认为这很适合本村实际,党员干部便带头饲养,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。去年,该村已有12户走上了养鸭致富路,年收入增加3多万元。 群众从生动活泼、寓教于乐的广播电视节目和网络中学到了文明、健康、向上的生活方式,提高了生活质量,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为创建“和谐平安新农村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太和镇樟坊村过去是有名的落后村,自从通了电和广播电视、无线宽带网络以后,打架、斗殴、赌博等现象基本消除。太和镇的领导告诉笔者说:“村村通开通后,该村文化娱乐活动充实了,看电视、上网的笑声代替了麻将声,姑娘和媳妇们学着电视、网络里的模样打扮得青春、漂亮;小伙子们跟电视上、网络上学技术学文明,说话比以前文明多了,做事也有板有眼,稳稳当当。”
|